掃一掃
關注我們
了解更多
感嘆壯觀之余,是不是還有密密麻麻?你知道到底有多少箱子在大北三堆場嗎?給你幾個數字:
大北三堆場面積183.7萬平方米,可堆箱23萬TEU,常年堆箱量在15萬TEU左右。如果這些箱子首尾相連排起來你在箱頂上開車,得開9個鐘頭左右!這么多積木一樣的集裝箱之所以能如此整齊,是因為有一套編碼系統讓這些箱子“安家落戶”。
也可以這樣說,在集裝箱碼頭的堆場里,每一個箱子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ID,這就是“箱位”。
碼頭的控制員和龍門吊司機就是憑借這個“ID”,才能在成千上萬的箱堆里精準定位某一個箱子,并進行指揮和吊裝的。
如果您還是覺得似懂非懂,那么咱們就分5個步驟來詳細說說,看好咯~
第一步,整個堆場,按“區”劃分
按照泊位順序,每個泊位對應一個區。如1號泊位對應1區,2號泊位對應2區……,如圖所示:
第二步,每個區又劃分為“塊”
如第5區,按照海側到陸側的順序,分別為5-1、5-2、……,如果數到第10塊了還沒完,那就用5-A、5-B、……
第三步,每塊又劃分為“貝”
英文為BAY,與船箱位的BAY對應。按慣例,用奇數表示20英尺小箱的擺放位置,用偶數表示40英尺大箱的擺放位置。文字太抽象,還是看圖說話吧:
用帶紅光圈的數字是標示出這個箱塊的實際堆箱貝位的哦
第四步,每貝又劃分為“列”
每個貝位一般有6列,從靠近車道一側起,分別為1、2、3、4、5、6列,找1個貝的箱子給你看吧:
第五步,每列又分為“層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