掃一掃
關注我們
了解更多
2022年6月17日,美國相關人員(Joe Biden)簽署了一項旨在降低跨洋運輸成本的法案。白宮表示,自大環境因素爆發以來,零售商的物流成本一直處于高位,并助長了創紀錄的通脹水平,而該法案將有助于緩解這一現象。
有數據顯示,美國5月份的通貨膨脹率達到了40年來的最高水平8.6%。隨后,美聯儲本周將基準利率上調了75個基點,創下了自1994年以來的最大加息幅度。
“應對通脹是我的首要任務,”相關人員在記者會上表示,“這項法案將有助于降低通貨膨脹,至少對美國各地的農民和企業有一定的幫助。”
今年3月,在贏得眾議院兩黨支持后,《海運改革法案》(Ocean Shipping Reform Act)在參議院以口頭表決的方式一致通過。該法案授權有關部門(Federal Maritime Commission)調查遠洋承運商收取的有關罰金,同時禁止承運商和海運碼頭拒絕填滿貨艙可用空間的行為。
“簡而言之,這將有助于降低運輸成本,降低從商品到服務的一切價格,”相關人員解釋道。
記者會上,相關人員還強調,目前遠洋航運業務集中在少數幾家大公司手中,導致物流成本激增,損害了美國企業的利益、加劇了通脹問題。
“這些航運公司在2021年實現了1900億美元的利潤,是前一年的7倍,”他介紹道,“正如你想的那樣,成本被直接轉嫁給了消費者,轉嫁給了美國家庭和企業,因為他們有這個能力。”
在法案出臺之際,中美之間的集裝箱周轉仍是問題。早在供應鏈危機初期,由于美國和歐洲港口外船只排起了長隊,中國出現了集裝箱短缺。
目前,美國港口集裝箱積壓的狀況仍在持續,提貨延誤時間正越來越長。根據有關一篇文章,盡管港口現在近乎于24小時運行,但西海岸的集裝箱平均提貨等待時間長達9天——通常狀態下,這只需要3.5天。